Research news

内容简介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聚焦神经环路与行为及脑科学研究新方法,将主要围绕神经环路研究领域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脑科学前沿新技术进行研讨和交流,旨在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加强团队间的合作。大会邀请到国内外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借此为国内致力于脑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的机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会。

     “第七届全国光遗传技术培训班” 包括专题报告、技术研讨、学术交流以及实验操作等环节。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将针对光遗传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神经回路研究中的应用等技术问题给予面对面培训。

点击此处查看会议官网


组委会(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字母排序)


大会顾问:

    段树民

大会执行主席

    毕国强、吉训明、王立平、徐富强、张力伟

大会组织委员会成员

    毕国强(组委会副主席)、吉训明、王立平(组委会主席)、徐富强(组委会副主席)、张力伟

大会程序委员会成员:

    陈宇、李翔、路中华、Robert Konrad Naumann、屠洁、王虹、杨帆、詹阳、周晖晖、朱英杰

学术委员会委员(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分会委员):

    蔡新霞、谌小维、仇子龙、方方、方英、葛鹏飞、龚辉、胡兵、胡谦、季楠、李昌林、李春波、李坤成、李湄珍、李武、李翔、卢光明、鲁艺、路中华、罗敏敏、罗文波、骆清铭、马林、马原野、毛兰群、沈模卫、舒友生、汪凯、王穗萍、王伟、王晓群、王征、王佐仁、徐涛、薛天、严进、杨亦鸣、尧德中、曾绍群、张旭、周晖晖、周专、卓彦

大会秘书长

    鲁艺

会务组成员:

    任真、王婷梅、赵文杰、韦梅红、李宁宁


会议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字母排序)


毕国强 (Guoqiang B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方向为神经突触与环路结构的高精度解析、突触可塑性与神经网络动力学研究、神经环路解析前沿技术开发。

陈良怡 (Liangyi Chen), 北京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钙离子对胰岛素细胞活动的调控,以及开发新型三维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Xiaoke Chen,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主要方向为由内因或外因诱发的负性情绪的神经环路解析;成瘾和疼痛相关的神经环路功能研究。

谌小维 (Xiaowei Chen),陆军军医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水平探索大脑皮层处理记忆感觉信息的规律,发展双光子显微功能成像技术并建立神经计算相关方法。

戴琼海 (Qionghai Dai),清华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学领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

Hongwei Dong,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大脑皮质网络的构造和功能研究;调节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

段树民 (Shumin Duan),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形成和突触可塑性。

Wenbiao Gan,New York University/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学习与记忆的突触可塑性。

李毓龙 (Yulong Li),北京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新型成像探针,用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以及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

Dayu Lin,New York University
美国纽约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社交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

陆林 (Lin Lu),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

Liqun Luo,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育神经生物学,神经环路建立和维持的突触学机制,神经环路图谱及功能。

罗敏敏 (Minmin Luo),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脑内处理奖赏与惩罚的神经环路异常在人类精神疾病(抑郁、精神分裂、药物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舒友生 (Yousheng Shu),北京师范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电活动的形成机理和编码机制研究。

王立平 (Liping Wang),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方向为恐惧情绪的神经环路表达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光遗传神经调控技术研发。

王韵 (Yun Wang),北京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熊伟 (Wei Xiong),中国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包括离子通道受体的调节机制及相关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质谱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感知觉、情绪与学习记忆的神经环路解析。

徐富强 (Fuqiang Xu),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嗜神经病毒的环路结构与功能可视化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发。 

薛天 (Tian Xue),中国科技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光感受神经生物学的光信号转导和神经环路以及干细胞相关的感光细胞再生等研究。

Zhenyu Yue,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
美国伊坎西奈山医学院教授,运动障碍性疾病基础与转换研究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自噬在轴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章晓辉 (Xiaohui Zhang),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海马-大脑皮层功能环路的长程和局部神经连接的基本规则、学习或早期经验对环路连接的修饰机制。

张旭 (Xu Zhang),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感觉神经环路和相关疾病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