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news

【媒体报道】BCBDI脑所: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深圳样本

自今年5月举办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配置全球创新资源”成为热词。 

  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将“坚持开放创新,提高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具体而言,将支持深圳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支持跨国公司、国际研究机构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搭建联合研究平台等。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所,就是深圳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的典型样本。深圳,已然是全球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所”发展目标 

  ● 努力在脑科学与脑认知领域参与国际前沿的竞争。 

  ● 努力把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研发能力在深圳生根。 

  ● 积极推动“脑技术”与科研、产业需求的对接,促进自主创新与国家生物产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 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共享开放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 

2014.11.16在第十六届深圳高交会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所揭牌。鲁力 摄

 

  深圳大学城内,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正在吸引着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等国际一流脑科学研究机构和嗅觉灵敏的国际大型制药公司负责人前来。多位来自国内不同科研院所和医院的科研人员和学生也纷至沓来,利用这里实验室的优势技术和开放包容严谨的科研环境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脑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对象的是大、小鼠,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与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IT- McGovern Brain Institute)合作共建的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所(以下简称“脑所”),则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进行脑科学方面的研究,希望借助国际前沿的生物技术,为寻找针对脑疾病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研究工具。

  过去几十年内,大脑疾病的新药开发主要基于应用大、小鼠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但利用鼠类模型为研究对象证明有“治疗效果”的药物,最终由于临床研究中的受挫,很多制药公司因无法承受持续投入而退出;建立新的灵长类疾病模型,用于脑疾病机理和新药靶点的研究,成为共同期待。他表示,如果动物模型获得成果,将唤起众多制药公司重新开发治疗脑疾病新药的激情,世界各地的生物制药公司将可能被吸引到深圳,利用这里的实验平台开发新药。

  “我们希望将脑所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共享的、开放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使得国际前沿的脑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在深圳生根,并发展壮大。”脑所中方负责人王立平博士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称,脑所目前已有约50名成员,学科背景交叉程度高,有留学归国博士也有本土优秀人才,已获得来自各级政府数千万元资金支持,麦戈文基金会也将给予脑所经费支持。

  麻省理工为何牵手深圳先进院?

  对于不少深圳人来说,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先生的名字很熟悉。他从1980年就开始频繁造访深圳,几乎出现在每一届的高交会上,并大力推动IDG与深圳高科技产业合作。1998年,麦戈文还荣获深圳市人大授予的“深圳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0年,麦戈文与夫人向其母校MIT捐款3.5亿美元,宣布成立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旨在通过跨学科研究,探索人类进行学习和交流沟通的奥秘。十多年过去,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已成为世界上脑科学和类人智技术研究方面的一流研究机构,由闻名世界的致力于解决现代科学两大挑战的19位脑科学家组成(其中一位是诺奖得主,五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在2014年举办的第十六届深圳高交会上,这个世界顶尖的脑研究机构与深圳先进院合作共建的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所正式揭牌。

  人类大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体。了解大脑的正常运作与功能紊乱是本世纪公认的重大挑战之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各类脑疾病的医疗负担占全国医疗负担的首位。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理解脑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针对脑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脑疾病诊疗新技术是脑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自2006年共建的深圳先进院,2008年左右开始布局脑科学相关研究。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立平主要从事光遗传技术的研发及其脑疾病神经环路调控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在深圳组建研究团队,希望让国际前沿的生物技术在深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时,深圳先进院脑科学研究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在光感基因神经调控技术、光神经界面技术等已经建立起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研究队伍,相关技术已经辐射到境内外100多家实验室,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

  “我们团队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和掌握的核心技术等,能与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对接得上,优势互补,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王立平告诉记者,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有很大选择余地,而深圳先进院团队的合作、开放、包容的创新理念与之高度契合,务实、扎实的风格也是他希望合作的内在驱动力。

  

  世界顶级专家参与“脑所”筹建

  2014年11月16日,第十六届高交会首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MIT麦戈文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所正式揭牌,IDG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等出席并为揭牌仪式见证。

  该团队的其他成员履历也很醒目:周晖晖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MIT博士后,具有多年的非人灵长类脑科学研究经历;詹阳是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关注于自闭症的研究。

  5月23日,“新兴遗传工程介导重大脑疾病研究团队”在脑所宣布启动。全球著名神经生物学家、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特别发来贺信,在信中他提到“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脑疾病和系统神经科学将是一件令人无比兴奋的事情”。

  “深圳先进院脑科学团队是中科院脑科学先导专项中重要的研究力量,光遗传神经调控技术也成为卓越中心多个团队中重要的研究技术。深圳也因此成为中科院脑科学除北京、上海、合肥、昆明、武汉之外,承担脑科学先导专项的重要城市之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称,深圳先进院与MIT麦戈文脑研究所展开的这一国际合作项目,高度符合国际上脑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定位和研究方向不仅高度符合深圳本地的科技和产业需求,也符合创新驱动的国家需求。

  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深圳先进院与MIT麦戈文脑研究所一流团队携手,强强联手,将把脑科学研究用的新技术开发、新模型的建立为主要特色,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争解析脑疾病的神经环路功能和结构异常的特征,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新技术研发提供工具和研究平台。

  一流制药公司上门找合作

  人类对治疗脑疾病的新药物和新技术的实际需求非常迫切。据相关资料报道,全球大约有10亿脑疾病相关的患者,包括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癫痫、双向情感障碍等,每年的消耗约为1万亿美元。

  以老年痴呆症为例,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估计2011年痴呆患病人数为3650万人,其中1/4生活在中国。一项对全球的疾病预测统计,2005年全球的“老年痴呆症”消耗为3150亿美元,远远超过当年糖尿病的消耗560亿美元。

  不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用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很难证明药物的有效,在临床实验中显示很难真正有效。王立平博士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称,这主要由于鼠类的大脑和人类的大脑差别巨大,而且利用鼠类为研究对象也很难高度模拟人类特有的一些脑认知行为,但很多脑疾病正是表现为一些认知行为的异常,这也是众多制药公司在开发针对脑疾病的新药过程中正在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众多脑科学研究者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脑所的成立,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樊建平表示,猴脑与人脑最为接近,但如何把猴脑变成可以模拟人类脑疾病,例如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脑子,还需要基因操作技术;和研究人员通常用来测试药物的大、小鼠大脑相比,应用猴脑做研究具有更大的优势。

  王立平告诉记者,脑所的研究优势之一在于结合运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制备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内的疾病模型,以及其他脑研究新技术研发,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诊疗新技术的原创性研究。

  尽管脑所还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但深圳先进院与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的这种合作模式和研究方向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重视。他在发言中说:“中国有很多地方都希望与我们MIT团队合作,但都是在在谈、谈、谈,只有在深圳这个地方是真正做起来了,确确实实落到了实处。”

  这个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也早早地引来了世界一流的制药公司前来洽谈合作。“我们原本是竞走选手的速度,但来自很多方面对此领域的期待,迫使我们需要考虑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前进。”王立平说,脑所原计划2016年初开始考虑接触一些可能有需求的制药公司,但目前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已有国际上一流的制药公司7月份就找上门来洽谈可能的合作,比想象中要快很多。

  作为深圳先进院的第六个研究所,脑所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脑认知与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新靶点,脑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等。这个团队不仅努力在脑科学与脑认知领域参与国际前沿的竞争,还将努力把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研发能力在深圳生根,同时,还将积极推动“脑技术”与科研、产业需求的对接,促进自主创新与国家生物产业需求的有机结合,与国内脑科学研究兄弟单位共同服务于国家脑科学和脑疾病的研究,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共享开放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统筹:刘勇 曲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