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news

学术交流 | 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来访交流

   8月18日,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圳先进院脑所)所长王立平研究员邀请,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在深圳先进院D6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题为“浅谈青年科学家成长—科研道路上的那些事”的精彩报告。报告由王立平研究员主持,先进院多个研究所的众多青年教师与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王立平研究员主持会议

 

   《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武教授基于自己丰富的学术经历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诊脉开方”,传道解惑。武教授认为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可分为学习期、塑型期、成熟期与发展期四个阶段,分别从方向的选择、项目的获取、团队的建设、实力的提升以及环境的适应,五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并重点从青年科技工作者最关心的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科研项目的获取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

 

   独立建组初期是继续博后期间的研究方向,还是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是众多年轻研究组长们(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面临的艰难选择。继续博后的方向,容易造成与原有课题组的直接竞争;而开辟全新的方向又缺乏研究基础,很难尽快出成果。武教授建议:可与博后所在课题组长进行充分沟通,基于原有研究方向逐步拓展自己的独立方向;既能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与之形成合作关系,互利共赢。武教授强调:好的科研选题一定是兼顾了需求性(动力)、创新性(导向)、科学性(根本)与可行性(保障)的选题。特别指出提高自身科研实力,保持创新的科研思路,并积极向“高手”请教是青年科学家快速成长的不二法门。



武胜昔教授现场进行经验分享

 

   针对目前各级科研项目申请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青年科学家特别希望能取到如何在项目竞争中胜出的“真经”。武教授将自己的项目申请经验对青年科学家倾囊相授。他指出,项目申请成功有四大要素,包括熟悉政策、夯实基础、写好标书和精心答辩。仔细地研读指南,把握政策规定,了解形势才能准确找到适合自身的项目申请方向。而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业绩积累是从严酷竞争中胜出的实力保证。严谨规范地写好标书,讲好自己的故事是打动评审人的最重要因素。而充分准备答辩,反复推敲答辩思路与讲稿是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此外,武教授还细致分享了如何撰写项目摘要,怎么样清晰地布局立项依据等项目书撰写方面的经验;满满的干货让与会青年科学家收获满满。



与会师生认真听取报告


- 报告人-


武胜昔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

 

   武胜昔,教授,博导,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学校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脑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军神经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主要从事脑科学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军队及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承担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大项目等课题18项。